Zalando - 通向欧洲的时尚门户

 

在2008年以前,欧洲的年轻人要想购买潮流服饰与鞋帽,首先想到还是来自美国的电商平台——亚马逊。但2008年以后,一个创建于柏林的时尚电商平台Zalando改变了这一局面。将销售范围从德国市场扩大到整个欧洲市场,Zalando只用了10年。

 

故事从一间合租公寓开始

2008年秋天,受到美国亚马逊旗下Zappos网站的启发,两个柏林的年轻人决定成立一家线上专门销售鞋类的公司。当创始人罗伯特·根茨(Robert Gentz)和大卫·施耐德(David Schneider)把这个想法告诉他们的同学时,得到的多是否定和嘲笑,在那个年代的欧洲,网上购物并没有那么普及。两年后,这两位创始人说服了自己的大学同学鲁宾·里特(Rubin Ritter)加入了他们,这就是Zalando团队的雏形。

起初,三位创始人把公司命名为iFansho,但是没过多久公司又更名为Zalando,它源自于意大利语Zalare,有“开玩笑”的意思。既然别人认为他们的创业是在开玩笑,那么他们就将玩笑开到底。

早期,他们只是在柏林的一间合租公寓工作。显然,小小的公寓并没有限制Zalando的蓝图和三位创始人的雄心壮志。他们几乎承包了公司的全部事务,他们的私人电话变成了客服热线,三人也都亲自参与商品的打包与发货中。为了吸引顾客,他们提供免运费服务并设立长达100天的无理由退款条例,这也为日后该行业设立了标杆。Zalando逐渐成为德国知名的鞋类购物网站。

 

版图扩张

在德国取得成功后,Zalando开始向欧洲其他市场进军。2010年,继成功进入奥地利和瑞士市场后,Zalando进入荷兰,也是他们的第一个非德语海外市场。在这里他们学习到了很重要的一课,公司继续沿袭其幽默风趣风格,投放了自己在德国市场上很受欢迎的电视广告“Scream with Joy”。广告中一群银行职员被劫匪绑架,必须保持安静,可当她们看到Zalando的快递后,却忍不住发出兴奋的尖叫。然而这支广告并没有在新市场荷兰受到欢迎,甚至被颁发了“年度最受人讨厌广告奖”。这个挫折教会了Zalando, 就算两个市场地理上接壤,他们的客户也有非常不一样的审美、品味和诉求。所以服务、市场营销和宣传都必须本土化。

在之后的两年,Zalando势如破竹,先后进入了英国、意大利、瑞士、西班牙等国家。Zalando目前活跃于23个欧洲市场,为客户提供了20余种本地支付方式的选项,同时提供了19种语言的网页文字选项与客服服务,并对超过20个国家进行了支付方式与物流方式的个性化匹配,最大限度地对当地市场进行本土化改造。比如在意大利,人们就可以选择货到付款的支付方式,消费者无需担心支付后却收不到货物的情况,这也使Zalando逐渐受到消费者的青睐。

在不断扩大版图的同时,Zalando还加深了与各种品牌的合作。例如阿迪达斯允许Zalando直接销售该品牌的商品,并且支付Zalando手续费。这样的合作模式一举两得——不仅提高了阿迪达斯的销售额,也为Zalando省去了仓储费与运输费。

 

前往中国取经

2013年,罗伯特·根茨从柏林前往北京,他希望能够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时尚市场。彼时欧洲还不流行在线上购买时尚商品,而中国的电商产业却早已成熟,罗伯特想借鉴中国的经验并将其引入欧洲。当其他公司在向亚马逊看齐时,Zalando却另辟蹊径,将学习的方向转向东方。这样做一方面是源于中国拥有较为成熟的线上销售经验,另一方面也因为Zalando无法在短时间内在物流与技术方面与亚马逊比肩。罗伯特认为中国的在线时尚消费方式遥遥领先。在中国,消费者可以直接在微信或其他社交平台上与设计师沟通并购买产品。而在欧洲,设计公司只会与零售商和物流商联系,从未直接接触过消费者。“我想把这种经验应用到欧洲”,罗伯特对此感到十分兴奋。Zalando在当时还仅限于销售自己的库存商品,在借鉴到中国的经验后,它开始开放商家入驻,希望更多优秀的设计师能与客户进行更直接的交流,从而提高公司的竞争力。

据数据显示,许多欧洲国家的消费者更加倾向于在Zalando购物,而不是在亚马逊。在波兰与挪威,近30%的消费者选择在Zalando购买时尚运动单品,这个数字是亚马逊的两倍。Zalando 于2014年十月成功在德国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,是柏林的骄傲,初创企业的成功典范。

 

来源:

https://corporate.zalando.com/en/about-us/our-history

https://www.brisbanetimes.com.au/business/in-the-shadow-of-amazon-european-challenger-looks-to-china-for-inspiration-20161217-gtde07.html